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实习生 张路瑶
炎炎夏日,“去海滨”是许多家庭的暑期出游首选,脚踩柔软细沙,感触浪花敲打,是多么的自在惬意。
海洋,总能让人掀起无尽的神往与猎奇。瞭望广阔无垠的大海时,不知你是否有过猎奇:深邃的蓝色下藏着多少奥妙生物呢?在浙江海洋大学内,有这么一个当地,走进里边,似乎打开了一本立体的海洋百科全书。这便是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
布氏鲸骨架
收藏海洋生物标本已超2万件
这里有国内最大布氏鲸骨架
“这叫柳珊瑚,看起来像是植物,实际上是动物。”
“这叫蠵龟,为传说中的长命神物,个别巨细仅次于棱皮龟,我国近岸极为稀疏,是现存最陈旧、最大的爬虫类,由于背甲泛红棕色,也叫红海龟,现存数量比较少,这一仅仅当地公安抄获后专门捐给了校园。”
“这是路氏双髻鲨,是鲨鱼的一种,跟咱们幻想的大鲨鱼不一样吧,这个是仍是幼鲨,最大能够长到3米长。头部长相酷似古戏中的‘墨客帽’,舟山俗称‘墨客鲨’、‘相公鲨’。”
…………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起也是浙江舟山最具海洋特征的公益性科普场馆之一,浙海大海洋生物博物馆一向公益性对外敞开。近来,浙海大海洋生物博物馆内,青年自愿者们正在活跃宣扬海洋科技常识,“疫情敞开后的第一年,暑假来馆里观赏的青少年学生特别多!”
观赏者们或许不知道,这个现在展厅面积超越一千平方米的博物馆,其实搬过三次家:该馆始建于1998年,原称“海洋生物标本室”,前身是本来舟山师专的生物标本厂,其时展馆面积150平方左右,约有标本300余种;2002年,搬迁至新建的30号楼(文明路校区),更名“海洋展示中心”,展馆面积扩展到300平方,标本增至1200余种;2013年秋迁至长峙新校区,正式更名为“海洋生物博物馆”。
现在,浙海大海洋生物博物馆,分海洋生物和渔业船模两个分馆。
其间,海洋生物馆收藏各类浸制、剥制及干制等海洋生物标本2000余种,2万余件,包含刺胞、甲壳、软体、棘皮、鱼类、匍匐类以及哺乳类等类别。
中小学生在克己海洋生物标本
“标本来历主要以本省海域为主,除自已收集外,许多标本还来自历届师生及广阔市民的友谊捐献。咱们收藏的布氏鲸骨架应该是国内最大的。”陈健馆长介绍,标本中观赏价值较高的干制大型标本16件:15m布氏鲸骨架1架;6m小须鲸剥制及骨架标本各1件;5m中喙鲸剥制及骨架标本各1件;长吻真海豚剥制及骨架标本1件;侏儒抹香鲸、江豚、狐形长尾鲨、大白鲨等剥制标本各1件;以及我国海域散布的五种海龟标本——棱皮龟、绿海龟、玳瑁、蠵龟、太平洋丽龟。
除了这16件“镇馆之宝”,陈健对一切收藏标本如数家珍,“馆里还有日本蝠鲼、星云扁鲨、牛鼻鲼、剑鱼、翻车鲀、斑驳月鱼、日本蜘蛛蟹等大型浸制标本。馆内也不乏一些宝贵稀有品种,包含中村六鳃鲨、六鳃魟,以及被称为地震鱼的深海稀有鱼类——3米长的石川氏粗鳍鱼,是国内保存最完好、体型最大的标本。馆内还保存了一些浙江省新记载种鱼类:日本长鲈、平头竿虾虎鱼、台湾丝虾虎鱼、黑体网鳚、坚鳞鲈、金黄突额隆头鱼等。”
坚鳞鲈
栗刺仿石蟹
值得一提的是,简直每一件标本,都凝聚着师生的汗水。比方各种蟹类标本,需要用镊子一点点掏出里边的蟹肉,再黏合好外壳,简直是完好无缺,仅这一道工序,一个标本就要花3个多小时。
记者最终还逛了逛渔业船模馆,约400件渔船、渔具模型及捕捉东西有序摆设,静静叙述着滨海渔民代代繁殖构成的共同风俗文明。
珊瑚礁
海洋科普向西行
惠及数十万名中小学生
“在推动科技自愿科普化、扩展面向大众敞开度、展开科普惠民等方面,体现优异。”本年5月底,浙海大海洋生物博物馆荣获浙江省“优异科普教育基地”荣誉称号,这是来自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对该馆的表彰。
喜获荣誉的那个月,陈健馆长也有了一个新身份——云讲堂上的主播。他为宁夏银川市试验小学数百名学生送去了一堂云直播讲堂,叙述布氏鲸、鲸鲨、石川氏粗鳍鱼等珍收藏稀海洋生物标本,介绍珊瑚、四台甫螺、鲨鱼、海马、我国鲎、海星等生物标本,经过直播连线的方式打破空间约束,带领远在千里之外的学生“隔空打卡”海洋生物博物馆。
陈健在直播开讲
这样的科普活动,不止放在云端,线下活动也在继续展开。
早在2021年,浙海大“海山方案”第一家小学海洋科普馆在青海开馆。3388公里,是浙江舟山与青海囊谦的间隔。一个在东部滨海,一个在西部高原,却因浙江海洋大学的一个行为,两者有了交集:浙海大师生从几千公里外“打包”了上百种海洋生物标本,运到了囊谦县第二彻底小学,并将这些标本摆设布展,在校园内建起了一个小型的海洋科普馆。
这个微型海洋科普馆里的标本,由甲壳类、鱼类、贝类、棘皮动物等四大类组成,多是由浙海大海洋生物协会的学生自愿者们亲手收集制造而成。除此外,大学生自愿者还为孩子们上一节海洋科普课,特别展出了由乌贼、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组成的东海传统“四大海产”标本。
看着校园内的科普馆布展完结,囊谦县第二彻底小校园长俄金曲吉其时激动地说:“青藏高原的孩子大多数没有见过大海,更没触摸过海洋生物,这些标本能让孩子们感同身受地了解海洋,激起孩子们探究海洋奥妙的爱好。”
“作为海洋特征场馆,我馆除了在浙江省内展开各类科普活动,也逐渐重视到中西部孩子们的海洋科普需求。前年在囊谦建造海洋科普馆,是校园‘海山方案’的重要内容。”陈健馆长介绍,自2016年以来,该馆安身浙江、面向全国,连续与陕西、新疆、青海、宁夏、湖南、江西等8省市数十所中小学和社会团体联合展开海洋科普活动百余场,为江西寻乌中学、新疆阿克苏舟山期望小学、青海囊谦小学、金华浦江浦阳一小等多所中西部及偏僻山区中小学捐献了近千余件的海洋生物标本与图书资料,惠及数十万名中小学生,把海洋科普的种子撒向全国。
海洋动物物种判定服务上线
前馆长主编的专业书本入教材
假如你是海洋生物爱好者,正好想知道某种海洋生物的称号,怎么办?
你能够试试这么做:重视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大众号,直接在输入框发送您要判定的物种相片以及文字,博物馆专家会定时抽暇做出回复。个人沟通不收取费用。
历经20余年的沉淀,浙海大海洋生物博物馆于2017年被我国农业乡村部认定为“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判定单位”。该馆终年从事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研讨作业,物种判定经验丰富,拿手海洋濒危水生维护动物、海洋鱼类、海洋虾蟹类、海洋贝类等,曾为上海海关、南京市公安、舟山市检察院等30余家单位完结了蠵龟、玳瑁、鹦鹉螺等海洋维护动物及其制品的判定作业百余次。
别的,现已退休的前馆长赵盛龙教授一手创立了浙海大海洋生物博物馆,他在创立标本馆的过程中主编及参加编写了多部专业参阅书本,比方他主编的浙江省中小学生《海洋常识教材》,成为我省中小学海洋认识教育及科普教育重要教材。赵盛龙教授带领博物馆团队还出书了《浙江海洋鱼类志》、《舟山海域海洋生物户外实习辅导手册》、《海鲜摄生》、《舟山群岛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丛书》(正在出书中)等科遍及学术书本10余部,为学生了解、探究、研讨海洋生物供给了一个杰出的学习渠道。
>>>科普教育基地手刺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隶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既是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类教育、科研及国内外海洋生物多样性学术沟通渠道,一起也是舟山新区最具海洋特征的公益性科普场馆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